今年7月前,中國襪類產品出口哥倫比亞時將受到配額限制,這是繼中國襪子出口遭受美國設限后的又一不利消息,預示著一些無配額限制的國家和地區,也開始警戒來自中國襪子的競爭壓力
近日,記者從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獲悉,哥倫比亞政府頒布944 號令,對部分原產于中國的襪子實行為期 90天的臨時自動進口配額管理。該政府令已于2006年3月30日 開始生效,意味著今年7月之前,中國襪子出口哥倫比亞時都會受到限制。這是繼中國襪子出口美國市場大大受阻之后的又一不利消息,預示著今后中國襪類產品出口市場在大幅減縮,一些無配額限制的國家和地區,也開始警戒中國襪子出口美國市場受阻后轉移出口所帶來的影響。
出口美國嚴重受阻
記者在相關備忘錄上看到,從2005年11月1日到12月31日,美國對中國棉襪、毛襪和部分化纖襪3 類襪子產品實施進口數量限制,數量為 1029萬打(雙),在此期間出運的上述產品均計入限制數量。
其實在此一年前,也就是2004年10月28日,美國就已開始對中國出口的襪子實施進口數量限制。據美方規定,2005年中國輸美襪子的配額僅為5092萬雙。后來實際情況顯示,僅5個月,中國輸美襪子配額就已全部用完。而美國2005年11月對中國襪子實施短期配額限制的部分,是針對2005年中國襪子出口美國新增的部分。從 2006年開始,中美紡織品出口已按照去年底簽署的《中美紡織品諒解備忘錄》執行。2006年出口美國的襪類產品也無例外,全部按照輸美紡織品管理的具體方案執行,就是說,2006年度輸美的協議襪子產品全部采取業績分配和公開招標的辦法。然而,有限的配額遠不能滿足中國襪子生產企業對美出口的需求。而美國作為中國襪類產品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其設限無疑使中國襪子生產企業遭受重創。
在去年下半年舉行的輸美21類紡織品配額第1次招標中,中國著名襪子產地諸暨的襪子企業只有11家中標,中標數量只占全國可招標數的 6.1%,而諸暨出口美國的襪子占全國總量的25%~30%。今年第2次招標的情況也不盡人意,僧多粥少的局面,造成很多企業“吃不飽”。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