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上海6月7日專電一直十分搶手的出口歐盟、美國紡織品配額,今年以來竟出現閑置浪費現象。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1月至4月,上海口岸出口歐美的31類受限紡織品僅9.3億美元,同比下降35.2%。
今年以來,包括上海在內輸出歐美紡織品配額出現使用率不高的新現象。從4月1日開始試運行的紡織品出口臨時許可數量轉受讓平臺記錄看,要求出手轉讓的筆數與希望受讓的筆數之比為2.5∶1。從中不難看出,紡織品配額供大于求。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原來受到熱烈追捧的配額遭到冷遇。上海華源家紡(集團)公司綜合部經理金曙臨坦言,現在問題主要出在出口歐美的服裝上。去年全球取消紡織品配額后,國內一些地方出口“井噴”,由此造成我國與歐盟、美國的貿易摩擦。服裝市場不能斷貨,中國出口前景不明,一些外商便將訂單轉移到我國周邊國家生產。此外,配額不是無償的,招投標費用要打入成本;同時今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棉花和化纖等原材料漲價,中國企業要求外商承擔,外商當然不愿意,這樣訂單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