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國正式啟動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GPA)談判不久,浙江谷氏家具有限公司的章經理問記者:我們生產的辦公家具物美價廉,設計新穎,在國外也很有市場。怎樣能讓我們的產品搭上政府采購的國際班車?記者帶著這樣的問題走訪了政府采購方面的權威專家。
政府采購在GDP中地位重要
商務部世貿司負責GPA相關事務的官員告訴記者的第一句話就是:政府采購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據聯合國的統計,一個國家的政府采購金額可以達到這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以上。
正是由于政府采購在國內經濟發展以及 國際貿易 中不可忽視的作用,在一些國家的推動下,1979年在關貿總協定東京回合期間,達成了《政府采購協定》。后幾經修改,到1994年形成了新的《政府采購協定》,并于1996年1月1日生效,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WTO《政府采購協定》(GPA)。
GPA要求各參加方開放政府采購市場,按照國民待遇和非歧視原則開展政府采購活動,通過更大程度的自由貿易,來實現全球貿易的擴大。自GPA生效以來,在公平競爭原則的指引下,各參加方政府采購市場發展迅速,政府采購效率大大提高。更為重要的是,開放政府采購市場的長期規模效應對全球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學習規則提出訴求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參與的國際間政府采購的數額占總數額的比例還不到1%。在所有參與聯合國采購的國家中,中國排在第28位,遠不及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這與中國目前的貿易額是不相稱的。中國政府已于近日簽署了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GPA)申請書,并啟動了談判。隨著中國在WTO多邊貿易體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怎樣才能使我們的企業從中受惠,在國際間政府采購方面有更大的增長空間?記者在采訪中國常駐WTO代表團孫振宇大使時曾問到這個問題。
孫振宇大使給出了非常中肯的回答:首先,企業應當學習、了解WTO規則,在同國外業界打交道的過程中,洞悉對方哪些做法違反了WTO規則,并侵犯了自己的利益。同時,企業可以向政府、協會、商會、WTO中心反映情況,提出訴求,使上情下達、下情上達。政府在掌握企業的情況后,才可在對外交涉時更具體,更有針對性。在談判時更主動,更有目的性。孫大使希望企業關注WTO談判進程,并及時向政府提出訴求。
孫大使說,國外的企業很會利用政府為他們在國際談判中爭取利益。美國、歐盟、印度、巴西的企業組織經常去日內瓦見他們的政府代表團,提出他們的訴求。有些國家的談判代表在談判桌上的要價就是直接轉述企業提出的要求。
從政府角度講,政府今后應進一步同企業加強聯系,使政府掌握更多信息,這樣談判時才會更主動,更有針對性。
注重環保與創新中國政府采購網特聘專家崔建才認為:對供應商來說,必須抓住中國加入GPA的機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采購人優先采購節能產品,并逐步淘汰低能效產品,如果供應商不對其產品進行科技創新將無力進軍政府采購市場。對節能產品來說,其節能功能牽涉到廣大的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政府優先采購節能產品,就是對節能產品的市場消費起了一種積極引導和拉動作用,對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具有明顯的影響力。可見,供應商如果生產出高質量的節能產品,適應了消費者的需求,就會贏得更加廣闊的消費市場。反之,如果供應商不能生產出合格的節能產品,就會被排除在政府采購的大門之外,而這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政府采購市場,其后果必然會影響或波及到產品的整個社會消費市場,從而對企業的營銷活動產生一定抑制和影響作用。
因此,中國簽署加入GPA的申請,就是逐步淘汰低能效或高能耗產品的一種信號。對此,各有關供應商或生產企業必須正確應對中國加入GPA的申請,盡早考慮或主動加大自己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
政府采購優先采購環境標志產品,供應商必須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如果不能生產出有益于環境及人體健康的產品就會被市場拋棄。對任何一種普遍產品來說,其環保功能牽涉到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對此,國家研究出臺了優先采購“環境標志”產品的政策規定,要求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等在實施政府采購時必須遵守和執行該項政策規定。同時,該項政策的實施還對“環境標志”產品的市場消費起了一種積極引導作用,對產品的市場占領率具有明顯的提升力。
由此可見,供應商如果不能提高自主創新力度,不能生產出合格的環境標志產品,就無力進軍國內的政府采購市場,更沒有資格參與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因此,供應商只有抓住中國加入GPA的機遇,加快產品科技更新的步伐,才能適應日益開放的政府采購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