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邊貿易體制的歷史回顧
世界經濟體制的建構,始于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相繼成立了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種創意無疑十分成功,唯一遺憾的是,成立國際貿易組織(ITO)并與其形成互補的愿望,卻最終由于個別政府的阻撓而落空了。所幸同時進行談判的還有關貿總協定,它自生效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多邊貿易協定。在GATT后期,人們已經意識到關稅不如以前那么重要了,非關稅壁壘正取而代之成為國際貿易的最大障礙。為對非關稅壁壘構成某種制約,以避免其阻礙公平競爭,GATT必須深入到國家內部政策制定的層面。因此又導致'主權'與'國際合作'兩者間的沖突。與此相關的條款主要是國民待遇。東京回合談判開始著力解決非關稅壁壘問題,但人們普遍感到,GATT已經無法應對全球化浪潮帶來的挑戰,變革的時刻來到了。烏拉圭回合于1986年啟動,持續了8年,這是有史以來最長的多邊貿易協定。從1995年1月1日WTO成立到目前,WTO成員已多達150個,此外還有近30個國家正在進行'入世'談判。這無疑是了不起的成就。烏拉圭回合將服務業和知識產權兩大全新領域納入多邊貿易體制框架之中。烏拉圭回合談判的最大成就,在于正式創建了WTO。盡管這并非烏拉圭回合啟動時的構想,但隨著談判深入,眾多政府決策者確實感到,GATT難以承受協議范圍更加廣泛的管理重任,也就是說,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必須實行變革了。
多年來,關貿總協定發動了多輪多邊貿易談判,最近和最大的一輪是1986年至1994年的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該回合導致了世貿組織的建立。世貿組織現有的大部分協議都是烏拉圭回合談判中達成的。2001年11月,世貿組織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第四次部長級會議時啟動了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多哈回合談判涉及的領域包括農業、工業品市場準入、服務、知識產權、規則、爭端解決、貿易與環境、貿易與發展、貿易便利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