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內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外部多邊貿易談判受阻的雙重壓力,歐盟共同外貿政策在2006年下半年出現了兩個重要的變化。一是歐盟著手調整對中國的外貿政策,二是歐盟提出與三個中國周邊最重要的經濟體進行自由貿易談判。中國是歐盟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貿易伙伴,巨額的對華貿易赤字是歐盟經濟面臨新興市場挑戰的重要標志,同時直接影響對外貿易司對歐盟貿易的監控。
綜合歐盟網站報道,目前WTO“多哈回合”談判的僵局、談判成功的遙遙無期,以及談判中止所引發的主要貿易國間的尖銳指責,使得歐盟寄希望于通過以WTO為代表的國際多邊貿易組織來促進世界市場進一步開放的信心愈加渺茫。目前,歐盟正醞釀對其外貿政策進行重大調整,將發展中心從以往的支持多邊貿易組織的建設、完善轉為積極參與雙邊貿易協議的簽署,以確保在國際市場上與美國、日本以及新崛起的中國、印度等國的競爭力。
歐盟計劃于9月或10月公布“歐盟關于通過貿易及貿易政策來提高歐盟競爭力的戰略”和“歐盟關于改善市場準入的新戰略”等兩份文件,重點闡述與新興發展中國家簽署一系列雙邊貿易協議。歐盟認為,歐盟以往對外貿易重點放在WTO中的多邊談判,更多地考慮促進第三世界經濟發展或關注地緣利益,這使得歐盟將貿易重點放在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停滯的國家,而美國、日本已經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擴大并鞏固了市場。歐盟希望通過上述兩份文件實現其對外貿易向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的政策性轉變。
歐盟目前已經宣布,將與東盟(ASEAN)、烏克蘭、韓國、印度、俄羅斯等地區及國家啟動雙邊貿易談判。歐盟還將于今年11月出臺旨在加強與中國經貿關系的新戰略。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